端午“捡钱”!|凯发游戏官网就在今天!如何躺赚4天利息?来看攻略
来源:网络 时间:2025-06-01

  所谓每逢节日发红包,受流动性影响,节假日资金价格可能走高★◆★★★◆,操作一把国债逆回购这个无风险收益,算是股民的一个小福利。

  只需要在交易时段(截至15:30),从交易菜单栏进入交易页面,即可以直接点击“国债逆回购”按钮开始操作。接下来选择一个品种,选择一个利率,填写投资金额,点击下单按钮即可。

  根据逆回购资深操盘人经验■★◆◆★,最好分批下单。由于逆回购一天内利率变化较大,投资者不可能保证一次就买到当天较高的利率,而分批下单则会避免这一问题。特别是对于资金量较大的投资者◆★,分批下单能大概率捕捉到日内较高利率■★。

  5月27日◆◆,上市公司蓝箭电子发布了闲置资金委托理财的公告。公告称,将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控制风险■◆■◆◆★,拟使用部分闲置自有资金用于购买包括但不限于定期存款★★◆◆◆、结构性存款、协定存款◆■、通知存款◆■◆、收益凭证、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大额存单■■■◆★、国债逆回购品种、商业、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安全性高★◆■■■、流动性好、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的投资产品或理财产品■★◆◆★。投资金额不超过9亿元。

  提起国债逆回购,不少投资者会有这样的理解■◆★◆◆:赚点利息还不够交手续费的!其实,逆回购虽有点手续费的◆★,不过非常低★◆■■◆★,每10万元1天收费1元(粗算一下就是十万分之一)★◆◆◆■■,按天计息■◆◆,30元封顶◆★。

  上海海能投顾首席投顾徐习瑶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当前利率水平走低,同类型的金融机构理财产品收益下滑,阶段性的资产配置荒是企业参与逆回购的原因之一■★。

  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操作国债逆回购不仅要看计息天数,也要看实时的资金价格(利率),看准时间再出手。像2019年1月2日,国债逆回购收益率一度飙升至20%,如果碰上这种机会■◆★,就不要麻烦算计息天数了,可以直接果断出手◆◆■★★■。

  单从计息时间来看■■,目前端午国债逆回购最佳操作日期是本周四(5月29日)◆■■★。操作1天期逆回购(可在当日盘中及收盘后的半小时内下单,资金在次一交易日盘前已可用)能赚足4天利息■◆■。

  结合今年端午放假安排,今日(5月29日)就是操作国债逆回购的最佳时点之一。5月29日当天,只需投资1天期逆回购就可以赚到4天的利息■■★★◆■,而且资金在6月3日开盘前即可取出。

  5月29日,投资者可以借出1天期逆回购(沪市逆回购简称GC001★◆■,代码204001;深市逆回购简称R-001,代码131810)◆★■,就可以收获4天利息凯发游戏官网,资金在6月3日盘前已可提现。

  节前操作还要注意★★■,通常在下午三点后,逆回购利率多会出现跳水。虽然从不影响股票交易的角度出发,可等待收盘后再参与逆回购操作■◆◆,但如果当天并无好的股票投资机会,投资者可考虑在下午两点前就以自己满意的年化利率完成下单。

  别看国债逆回购听着高大上,但实际操作起来比买卖股票还要简单■■,只要有一个股票券账户就行了◆■★。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成为人们投资前反复斟酌的一句话。国债逆回购是否会存在风险?简单来说★★◆◆■■,风险几乎为零。交易对手是结算中心,如果融资方到期不能按时还款■■★★■,结算中心会先垫付资金★★★★◆。流动性非常好,资金到账后可做其他投资,流动性最好且交易量最大的是一天逆回购◆◆■■■。

  公告称,本次投资理财的目的是提高公司资金使用效率◆◆★◆★■、合理利用闲置自有资金■★■◆,在保证公司正常经营且保证资金安全的情况下★◆■★,公司拟使用部分暂时闲置的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更好地实现公司现金的保值增值,保障公司股东的利益。

  不少投资者习惯于在节假日或周末(非工作日)的前一天进行逆回购操作,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操作策略。由于逆回购新规于2017年5月22日起正式实施★◆■■★★,最大的变化在于计息天数从回购期限的名义天数修改为资金实际占款天数★■。因此,选择做哪一期国债逆回购最为划算尤为重要■◆■★。

  今年端午一共放假3天■★★,6月3日(周二)股市正常开市◆★◆★。在本周四之前,投资者操作国债逆回购即可获得端午假期期间利息。对于国债逆回购,这次投资者只要操作得当,最高可获得相当于投资期限4倍的收益。也就是借出1天期的国债逆回购,就可以赚取4天的利息■◆■★。

  其实,不仅仅普通投资者热爱国债逆回购,有的上市公司也热衷于国债逆回购■■★■◆★。在有短期闲置资金的情况下★◆★,将闲置资金参与国债逆回购,也成为当下不少上市公司盘活账面闲置资金的新玩法。

  对大部分股票投资者来说,日常只需参与1天期的逆回购交易即可,确保次一交易日盘前资金已处于可用状态★★★◆■◆,不影响股票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