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4类130项违法违规行为清单
来源:网络 时间:2025-07-22

  66. 国有企业重大经济决策事项的决策程序或过程◆■,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或决策管理制度的规定

  6.国有企业配合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的配套制度措施或项目安排■■■◆,不符合调整经济结构或转变发展方式的政策要求

  (本文摘自于《经济责任审计定性处理处罚依据》一书,该书于2020年3月出版)

  28.国有企业非主业或房地产、资本运作等高风险业务利润占企业利润比重过高

  7.国有企业执行结构调整或产业布局政策未兼顾长短期发展的需要与可能及自身经济效益与经济社会整体效益

  5.国有企业未严格贯彻执行转变发展方式、产业发展、调整振兴、兼并重组◆★、“走出去”战略等政策

  8.国有企业未做到统筹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有企业新增重大投资项目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107★◆. 国有企业物资釆购计划、论证★◆■■、预算、授权与审批◆■◆★★★、招标、合同■★◆■★、验收★◆★■■◆、付款等内部管理与控制制度不健全

  33.国有企业核心技术引进不成功■◆■★◆★、国家重要能源资产被境外企业收购、国内市场被境外企业占领

  105.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支出审批权限或报销审核◆★、不相容职务分离等方面无控制制度

  88. 国有企业未将债务规模较大的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人为减少企业负债规模

  126. 国有企业党组织未将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工作情况作为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的重要内容

  24.国有企业未掌握或控制关键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关键设备或人才

  106. 国有企业资产的购置、验收、分配★★★◆■、使用◆◆★■◆★、维修■◆★、处置、盘点、财务核算管理制度不健全

  112■★■. 国有企业设备■◆◆◆★★、原材料、厂房等大宗资产管理存在未按相关制度执行问题

  18.国有企业单位能耗或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未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4.国有企业片面强调企业或局部利益◆■■,拖延、推诿、变通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37.国有企业制定的战略规划、指导思想、总体发展思路或有关政策措施等◆★◆★,超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承载能力

  111■★. 国有企业货币资金管理■◆■◆、财务报销流程各个环节存在未按相关制度执行、未履行相关审批手续问题

  35.国有企业涉及的海洋石油、军品生产、军备保障◆■◆★■、重要矿产资源、电子信息◆★■★,以及境外投资或境外国有资产等方面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45.国有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产品安全◆◆■◆◆★、维持市场稳定★■◆★■、社会公益慈善等社会责任未履行

  52. 国有企业重大经济决策管理制度中未明确需要民主研究◆★、集体决策的重大经济事项的种类、范围或标准

  36.国有企业制定的战略规划◆■★◆◆■、指导思想、总体发展思路或有关政策措施等★★★■■,与本企业实际不相符合

  38.国有企业制定的战略规划■★◆★■◆、指导思想、总体发展思路或有关政策措施等,未执行或预期目标未实现

  (一)贯彻执行经济法律法规、党或国家关于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或决策部署,促进企业经营发展方面

  129. 国有企业履行领导责任不到位★■■■★,对重大事项请示报告不重视不部署◆★,工作开展不力

  原标题:《最新整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4类130项违法违规行为清单》

  92. 国有企业未按照法律法规或会计准则的要求,规范财务收支行为并进行会计核算

  53◆★★. 国有企业重大经济决策管理制度中未明确决策程序、决策权限、相应的监督检査或责任追究等保障制度

  128. 国有企业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擅自决定应当由党中央决定的重大事项,损害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71★◆■★◆. 国有企业未经可行性研究即临时动议作出决策、个人专断、人为操作决策事项

  29.国有企业利润主要来自周期性强、市场波动大或者过剩★◆■★、落后产能的业务贡献

  3.国有企业未严格贯彻落实国家财税★◆■◆★◆、金融、土地管理◆■◆★◆■、食品安全、市场供应与物价、支农惠农等宏观调控政策